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第一姝在线阅读 - 528、病病歪歪活百年

528、病病歪歪活百年

    去查案的人为难啊!

    事发当晚别说没人看到或听到动静,这种情况就是有人看到谁干的也不会泄露,不帮着遮掩都是好的了。

    “谁要是敢向我们透露,就是叛徒行为,会受到所有人的唾弃,人家看到我们就躲得远远的,沾边都不敢跟我们沾,这种情况根本没法查,头,这活我们干不了。”

    回去的捕快跟魏捕头抱怨着。

    “姚家这回是犯了众怒了,头,你说他们家干的这叫什么事啊,亏着袁家那边施药才没闹出人命,不然的话这才我们也有麻烦。”

    魏捕头眼神阴翳。

    捕快说的是实情,偏姚家还自以为别人都不知道,都这会了还盛气凌人,给他们下了命令让他们限期把人交给他们。

    心一横,他娘的,交个屁的交。

    死猪不怕开水烫,他撂挑子不管了,谁能耐谁去把人抓来好了,他承认自己不行。

    只是事情不是他想不管就能不管的。

    魏捕头这边厢刚刚拿定主意,外头就有人急火火的冲进来,“不好了头,出事了,有人把姚家粥棚的粮食给抢了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回事?什么人抢的?”

    来人气喘吁吁的把事情说了。

    姚家粥棚陆续暴露出问题,先是用乱葬岗的水洼里的水熬粥,把人吃出毛病。

    后头又有人爆出他们把稠的粥捞出来自己人吃。

    吃就吃了,加了水煮开了也行,他们居然不煮开就给灾民吃。

    一桩桩一件件,就没把人命当一回事。

    有预言帝猜测:他们家设立粥棚就是在沽名钓誉,说不定还借机敛财。

    本来这些只是有些人的猜测,谁知昨天下午有确切消息流传出来:姚家粥棚的粮食真的不是他们家拿出来的,是他们家借着舍粥的名目在本地乡绅中筹集的。

    借着煽动本地人跟移民的矛盾,打着不能让外来的人出风头的借口,把人鼓噪得群情激昂,纷纷慷慨解囊捐粮捐钱捐柴火……。

    事情初出来的时候,那些捐了钱粮的人家还依旧只恼怒于姚家做事不密,损了本地人的声誉。

    待到后头发生的事情越来越多,有人就自发的去找姚家商讨对策,挽回声誉。

    这些人不约而同到了一起,无意中说起来谁谁捐了什么捐了多少,谁谁又捐了多少……。

    大家一合计,合着钱粮都是他们捐的,姚家不仅不用出钱粮,还有大笔盈余。

    众人这才回过味来,他们被人当枪使了。

    群情激奋之下,有人砸了姚家存放粮食的庄子,不仅这回用于设粥棚的粮食被抢了,他们家自家存放在庄子里的粮食也被人趁乱一抢而空。

    魏捕头本来还很着急,后头一听参与者众他又不急了。

    不仅不急,还挺感激这帮鼓噪着众人闯入姚家庄子人。

    法不责众,参与的人多了这事肯定不了了之。

    姚家做的这些事太没面子了,想来也没脸面来找他再追究毁了粥棚的事。

    来的人看到他老神在在的样子,试探的问道:“头,我们要不要去阻止啊?”

    “阻止什么?我们这么点人去了够干什么的?”

    魏捕头没说出的话:人家只是把被他们家骗去的东西拿回来,不算犯法。

    消息传到贺家庄,袁明珠眨巴眨巴眼睛,对曾祖父说:“您说的对,我们确实不需要做什么,有些人会自己把自己作死。”

    名声这东西是无形的,而且平日看不出价值。

    几代人用心去维护才能建立起来,毁掉却只需要一件小事就够了。

    “我们得感谢姚家。”

    没有对比他们做得再好别人也不知道,有了对比,他们只需要比姚家做的好就是真的好。

    他们家本来就做得足够好,再有姚家给他们做对比,更显得他们家品行高洁。

    姚家这不是给他们拖后腿,这是替他们正名来了吧!

    袁明珠给姚家贴了个“好人”标签。

    自毁声誉烘托出他们家,可不是好人嘛。

    袁弘德笑着听她调侃着姚家,想去一事,问她:“贺先生家的那个孙女桂英怎么看着有些眼熟?”

    袁明珠:……

    “她是守备府的澄姐儿。”

    袁明珠也没打算瞒着,本就准备借着这回的机会向曾祖父母坦白。

    她若是没有离开武安府的打算,不说也行,有她照看着,澄姐儿能一直藏在这里。

    现在她有离开武安府的打算,澄姐儿只能托付给曾祖父母照看了。

    “你呀……!”袁弘德都不知道说她什么好了。

    说她不该收留澄姐儿似乎也不对,说她收留的对吧,也忒大胆了些。

    袁明珠:“守备府的情况,澄姐儿留在那里怕是命都没了。”

    她把戚青衣偷渡出武安府,待日后守备府太夫人发现她藏匿了他们家大小姐,将功折罪,也不会这么着她。

    而且那种情况,除了把人藏起来也没有更好的选择。

    “戚守备出使外邦,若是顺利的话今年就该回来了,等戚守备回来就把她还回去。”

    袁弘德:“若是……?”

    “那就拜托曾祖父母多照应点,放在这里有贺先生一家照顾,也就是费些钱粮罢了,权当积德行善吧!”

    袁弘德默许了她的决定。

    武安府粥棚发生的事也传到了京城。

    按说这种小事,不关兵卒不关钱粮,应该不会入了京里贵人们的眼。

    可谁让姚家是安定侯府选了执行让袁家入套的人呢。

    粥棚的事一出,姚家这步棋算是废了,还得另选一个人来执行。

    胡维昆收到消息,大骂姚士礼“废物。”

    姚家的名声坏了,做不到一呼百应,袁家又是风评大好之时,就是换个人选也很难起到好效果。

    不怪胡维昆失态骂人。

    顾重阳都想骂人了,安定侯府太让他失望了,选的这是什么人呐,一点蝇头小利也要贪,结果把事情搞得一团糟。

    他替安定侯府盘算了又盘算,也扒拉不到适合接替的人选。

    急得嘴巴上起了一圈的火疮。

    让人请了曲先生过来商议补救之法。

    曲自鸾来到以后,看着他一嘴的疮,劝道:“这事急也急不来,慢慢来总能找到法子,世子切莫上火。”

    顾重阳觉得不好意思,咧咧嘴,有些疼。

    辩解:“这两日天气湿寒,火盆烧得太旺。”

    曲先生笑笑,“天气也该转暖了,待暖和了就不用烧火盆了。”

    说起正事,“安定侯府比您更着急,我们再等等,看他们如何应对。”

    问他:“袁二小姐怎么说?”

    他在袁明珠的手底下吃过亏,对她印象深刻。

    这些日子看过袁明珠跟顾重阳的通信,对她已经从印象深刻变为推崇备至。

    “二小姐是武安府本地人,她对当地的情况比我们了解,世子可以听听她的意见。”

    又问:“二小姐可有信寄来?”

    顾重阳拿了几张信递给他,“没有说什么重要的事。”

    曲自鸾拿着信挨个看过去,不满道:“怎么会没有重要的事呢?这一封信就十分重要。”

    这些信顾重阳都看过,还不止一遍,不说倒背如流,正序背下来总没有问题。

    听曲先生说“十分重要”,凑过去看是什么内容。

    因为是信鸽带的信,有重量限制,信的内容并不多,两三眼就看完了。

    之见信上写着:病病歪歪活百年,硬硬朗朗走人前,有些人看着病得严重,可就这样病着病着,比身体强健者活得久……。

    顾重阳看的时候没仔细思量,经曲先生一提醒,品出味道来了。

    “这说的是……?”

    后面用口型无声说了“皇上”。

    曲先生点头,“应该是。”

    “世子写给二小姐的信上说了什么?”

    顾重阳想了想,说:“白发人送黑发人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应该是。”

    又说:“看来有些事情得重新估量了。”

    之前的应对都是基于皇上活不过三年做的,如今第一个三年过了大半了,皇上还是那个皇上。

    依旧是看着随时就会伸腿瞪眼的样子。

    催促顾重阳:“赶紧给二小姐写信。”

    这样通透的主母得赶紧扒拉进府里来,可不能让别人抢了去。

    监督着顾重阳把给袁明珠写的信写好,绑到信鸽腿上放出去,才召来其他门客商议病歪歪的事。

    一位门客说:“这样的情况我家乡倒是有一个,我家祖母的娘家村子里的一个妇人,四十岁上得了痰喘之症,

    当时大夫们诊断她活不过几天了,让她家人备好寿材和装裹衣裳,

    她跟我家祖母同岁,我家祖母七十有六去世之时,听说那妇人还活着,据说好几十次差点没了。”

    病歪歪病几十年。

    几个人都在彼此眼睛里看到紧张。

    不要多,皇上只要再多两回差点没了,估计就要有人跳出来作死了。

    不说别人,估计侯爷也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顾重阳:“侯爷近日跟鲁王府走动频繁,但愿不要做出格的事才好。”

    曲先生:“要不老朽去侯爷身边吧?”

    顾重阳:“有劳先生了,先生只需尽力就行。”

    言外之意:侯爷不是听人劝的人,先生尽力而为吧!

    说完这事,顾重阳屈指敲着腿,“安排一下,我要见见汉阳公主。”

    他们得调整对敌策略了。

    “可以安排一个机会,试一下安定侯府会不会跳出来。”

    姚家都能把自己作死,没道理安定侯府不行。

    安定侯府若是像姚家那样,倒是省了他们许多工夫。

    之后又找了擅长治疗痰喘之症的大夫打听了,确定有很大一部分病人能存活很长时间。

    顾重阳去见了汉阳公主。

    把他们的推测说了。

    问:“祖辈上可有同样疾病的?”

    “皇祖母也是这样的病,五十多岁上没的,不过是死于饥荒。”

    知道她父皇可能不会这么早死亡,汉阳公主的心情有些复杂。

    说不上高兴,也说不上失落。

    感觉就像是本来该很快见分晓的棋局,现在无限期延后。

    汉阳公主:“你我都是观棋者,看着就好。”

    打定主意做壁上观。

    顾重阳:“好。”

    问:“皇上可有意立新太子?”

    汉阳公主:“申首辅上书请立太子。”

    估计后头还会有其他人上书。

    “都推荐的哪个?”

    “都有,每个身后都有人支持,鲁王都拉拢了一些人。”

    顾重阳笑道:“我家侯爷就是其中一个。”

    说了鲁王给顾舟送了一匹马投其所好的事。

    分析:“我们看鲁王四处乱窜,就权当看个乐,估计皇上也差不多。”

    所以跟着鲁王的人倒不会有危险。

    其他皇子蹦跶得太厉害了就不好说了。

    “让人上书,全都推荐十三皇子。”顾重阳说。

    赌皇上会不会猜忌十三皇子,赌其他皇子会不会出手对十三皇子一系。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把十三皇子立成靶子。

    最后说起武安府的事,姚家不堪大用,安定侯府目前缺一个给袁家设套的人。

    大公主盘算了一番,发现她手底下也没有可用的人。

    顾重阳回到惟志院,就等着武安府的来信。

    结果这一等就等了半个多月。

    中间他担心是信鸽迷路寄来的信丢了,又写了一封信发出去,结果依旧如石沉大海。

    只能给常青寄了一封信过去,吩咐他去查查袁家的情况。大公主盘算了一番,发现她手底下也没有可用的人。

    顾重阳回到惟志院,就等着武安府的来信。

    结果这一等就等了半个多月。

    中间他担心是信鸽迷路寄来的信丢了,又写了一封信发出去,结果依旧如石沉大海。

    只能给常青寄了一封信过去,吩咐他去查查袁家的情况。大公主盘算了一番,发现她手底下也没有可用的人。

    顾重阳回到惟志院,就等着武安府的来信。

    结果这一等就等了半个多月。

    中间他担心是信鸽迷路寄来的信丢了,又写了一封信发出去,结果依旧如石沉大海。

    只能给常青寄了一封信过去,吩咐他去查查袁家的情况。大公主盘算了一番,发现她手底下也没有可用的人。

    顾重阳回到惟志院,就等着武安府的来信。

    结果这一等就等了半个多月。

    中间他担心是信鸽迷路寄来的信丢了,又写了一封信发出去,结果依旧如石沉大海。

    只能给常青寄了一封信过去,吩咐他去查查袁家的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