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八十章 咱家真的很为难
感谢pp197623大佬的百元打赏,骨头倍感振奋。 …… 千言万语一句话,体制的好处。 身为体制中人,身为内廷中人,魏公公身上这身皮某种程度上是能“大吹”四方的。 将在外,君命还有所不受。 公公在外,扯皇爷的大旗吹吹牛皮还是成的。 反正皇爷在几千里外,这年头没有手机电话,牛皮吹的再震天响,也不虞转眼被人揭穿。 等到真相大白,他魏公公已经带着大明的皇家海军出海浪去了,到时候谁还能出海逮他不成。 浪够了,有钱了,皇爷眼开了,再大的过错也能弥补了不是。 上谕说了,叫你们都听魏某人的,今儿这事不干也得干了。 魏公公环顾水营众军官,目光很是亲切。 这些就是他浪的本钱,也是传播帝国福音的种子啊。 视线落在得了自个二十万两的千总王大力脸上时,目光更是柔和。 不过这柔和的目光却把王千总看的头皮发麻,他很清楚魏公公看自己的眼神代表着什么。 对于中官所说的上谕,厅内一众水营军官是八成信的,因为眼面前这位魏公公身份肯定做不得假的。 真要是个假货,外面那些骑兵如何个说法? 骗子真能动用这么大本钱,还至于骗么,况骗的还是朝廷官军,这天底下有这么傻这么胆大的人么。 对于皇帝突然将他们吴淞水营拨归这个魏公公管辖,设立什么海军处,众人心思倒是不一。 但总体一点,怎么个设法,怎么个管法,不关这帮军官的事,反正上面的事他们也做不了主。 要论实心话说,他们最关心的是转成海军后,他们的“薪资”待遇如何。 魏公公的为人如何,也是众军官比较关心的一件事。 因为,这决定他们是能吃肉,还是喝汤。 当兵吃饷,不在于上阵杀敌,而在于是否跟对人。 跟对了人,要什么有什么,跟不对,那可就惨了。姥姥不疼,爷爷不爱的,活受罪。 这一点,广东水师出身的那众军官最是有切肤之感,同时,他们也是心里最有底数的一帮人。 昨天夜里,王大力可是好生请他们吃喝嫖赌了一回,分到他们手中的银子也是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的。 对于王大力所说的好事,众人可谓是热烈响应,窝囊了几年,好不容易有个出人头地的机会,用江南人的话说大牙痴才不干呢。 就是,不知道姜游击是不是会遂了他们的愿。 众人目光都若有深意的瞄向了尚未起身的游击将军姜良栋。 …….. 姜良栋肯定是听懂了,陛下的口谕那么直白,他能听不懂么。 只是听懂归听懂,执行归执行。 这是两码事,万不能混为一谈的。 稍作沉思后,姜良栋从地上起身,然后以公事公办的口吻问道:“请问公公可有圣旨或手谕?” “此陛下口谕。”魏公公干笑一声,他有屁的明旨。 姜良栋微一点头:“既无圣旨,那公公手中可有内守备厅公文示下?” 这位游击大人的意思很明显,皇帝真要改吴淞水营为皇家海军,着由这位中官魏公公提调,他姜某人断然不敢抗旨。 只是,按规矩他身为吴淞水营的代管游击,这么大的事岂能连正式公文都没有,就拱手将兵权相让的。 没有圣旨可以,请出示南都守备衙门的公文和关防也可。只要手续全,他姜某人立时就奉旨执行。 厅中众军官听了游击大人要求,倒也没能疑虑,皆认为是应该的。 可魏公公有个屁啊,南都他都没去过,从哪弄内守备厅的公文。好在他脸皮厚,不耐摆手道:“咱家奉旨前来,有便宜行事之权,无须经南都方面,游击大人只管遵旨便是。” “嗯?” 姜良栋眉头一挑,先前他只是怀疑,现在确是有八成确信了,这个中官小太监怕是奉了“中旨”行事,朝堂对此事根本不知。 为了百分百确认,他不动声色的又问了声:“那公公可有应天抚臣行文,如有,请示下。” 众军官听到这里,也觉不对,一个个看向坐在那的中官魏太监。 王大力则是未看魏太监,只看姜游击,神情颇是复杂。 “姜游击,咱家说了,奉旨行事,无须经南都任何方面,你但管奉旨便是,不必问东问西。”魏公公的语气明显不快起来。 没想这话音刚落,那边姜良栋倒也干脆,直接抱拳道:“既然如此,末将不敢奉谕,还请公公速速离营!” “怎么,游击大人是要抗旨不遵!”魏公公拍案而起。 “末将不敢抗旨不遵,只是若公公所宣陛下口谕为中旨,那末将是万万不敢奉诏的。” 姜良栋不卑不亢,只要对方出示不了相关衙门公文和手续,他姜良栋便万错没有。事情报到抚臣那,也当得抚臣赞。 魏公公嘴角突然咧了咧,露出淡淡的笑意,他知道面前这位游击将军所持依仗是什么。换作是他,也会以此为凭。 这依仗就是程序——大明朝治国治军的程序。 这程序也可以说是制度,凡事无制度不立,须知不管哪朝哪代,最忌皇帝破坏制度,中旨干涉军国大事。 如当年宋太宗在雍熙北伐中,绕开宰相直接和枢密院制定作战方案,并直接指挥前线将领,便是犯了擅发中旨的忌讳,后来差点被弄得下不了台。 而在南宋的绍兴北伐中,首相秦桧以朝廷名义发出撤军的诏令,宋高宗却发中旨要求诸将继续进攻。 诸将均奉朝廷诏书撤军,只有岳飞奉中旨继续进攻。结果便是岳飞被免官下狱,死在狱中。 此事固然天下人都知秦桧为大汉奸,但从朝廷法理程序上讲,这位大汉奸才是占据了法理的那一方,岳飞则是非法的那一方。 无它,朝廷制度在。若说这制度不对,便要先亡这朝廷才行。 到了本朝,成化帝倒是喜发中旨任官,是谓传奉,然而成化帝一死,这些传奉官无一不被罢免。当今皇帝万历虽被外朝逼的大遣太监出外办差,但经其中旨任官的到如今为止,也不过两人。 一就是首倡开矿的屠夫程守训,二就是这首倡开海的魏良臣。 几百年的“中旨”旧事,给世人一个血淋淋教训——如果奉中旨不奉诏令,皇帝最多丢下脸,奉旨的人就算是大英雄,百姓心目中的大救星,也难逃丢官甚至丢命的下场,皇帝都保不了他。 所以,于当下文武而言,突然接到中旨,这旨令是奉呢还是不奉? 姜良栋的选择明白无误,他不可能奉这莫名其妙的中旨。你魏太监打哪来还回哪,恕不远送。 魏太监当然不可能就这么拍拍屁股滚蛋,他很是惆怅道:“游击大人不肯奉旨,咱家真的很为难啊。”